出版前言 译者序 1831-1858年日记 尾声:一路向西

亲爱的读者:
你是否经历着青春的迷茫?你是否纠结着恋爱的烦恼?
你是否抱怨着婚后配偶态度的冷淡?你是否忧虑着和对方父母亲友相处的矛盾?
你是否悲哀着柴米油盐算计过日子的难处?你是否感概着生儿育女苦熬拉扯大的艰辛?
你是否承受着挚爱之人重病或离世的悲恸?你是否体验着善与恶、爱与欲、信与惧在内心中的撕扯?
如何在如此真实的人生境况中更深认识自己?更深认识上帝?
如何相信上帝在拆毁和重建过程中,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沉淀和成熟?
大力推荐19世纪美国最畅销的日记体心灵成长小说《天堂在召唤》——
从她的一生,来审视我们的一生,你会发现,你的软弱并不寂寞,你的挣扎并不孤单。
从她的一生,来慰藉我们的一生,你会发现,神的恩典永不改变,神的应许永不动摇。
《天堂在召唤》呈现了一位普通基督徒女子凯蒂从青春期到中年,跨越20多年的心灵成长史。本书真实袒露了她青春期的叛逆、初恋的迷失、信仰的归正、爱情的纠结、为人妻的挑战、为人媳的压力、为人母的艰难,以及众亲友离世时的悲恸,自己临终前的感悟……在上述每一步成长阶段中,都贯穿了主人公对自我的更深反思,对上帝的更深认识,也呈现着她在基督里对自我的更深接纳,在恩典中对上帝的更深信靠。上帝借着漫漫岁月的拆毁和重建,使她曾经刚愎、急躁、骄傲、自私的生命,一点点变得柔慈、平和、谦卑、宽广……
此书甫一出版便引起很大轰动,当时销量就曾达到二十多万册,而且畅销两个世纪之久,至今仍广为传颂。此书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属灵价值、文献价值、历史价值。
【推荐辞】
我结婚生子后曾误以为,一个生活在“正能量”外部成长环境中的青少年会必然心灵健康、富有爱心。温情的家庭、敬虔的学校、纯正的教会能够让孩子如同小树一般,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但凯蒂颠覆了我的盲目乐观幻想——我忘了,这颗小树本身的根是烂的,正如人本身的罪性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任何人最需要的是福音的救赎!别以为儿女在属灵的基督教环境氛围下,理所当然就会得救并渴慕成圣!我常常会因着凯蒂而想到自己的女儿……
感谢《天堂在召唤》一书前半部分,让我了解在基督徒家庭长大的青少年的真实复杂心态,也让我了解做一名基督徒母亲是需要何等警醒、智慧、温柔的牧养之心!更让我了解,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何等需要探讨对“信二代”的真实牧养经验!
希望有一天,我能和女儿一起阅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一起面对人性如此深的黑洞,也一起见证上帝如此深的怜悯!
——喻书琴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普伦蒂斯(Elizabeth Prentiss,1818-1878)
出生于美国一个敬虔的牧师家庭,从小文学素养深厚,写作才华横溢,后与长老会牧师兼神学院教授普伦蒂斯结婚,定居纽约,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她自幼体弱多病,又经历了人生苦难,在挣扎熬炼中却不断保持着对上帝的信、望、爱。这使得她的文字有一种扣人心弦的亲和力和穿透力。
她一生谱写的圣诗有132首。其中圣诗《爱主更深歌》(More Love to Thee, O Christ)是传唱不衰的经典赞美诗。那是她结婚第11年时一双小儿女因瘟疫夭折后写成的,也是在中年丧子之巨痛中,紧紧仰望上帝应许的感人佳作。
她一生创作的作品达25部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带有半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天堂在召唤》(Stepping Heavenward),其中不少叙事都是作者自身经历和体验的真实投射,可谓作者半世沧桑、一生心血,全都凝萃于此书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