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序言 導論 一 教會模糊不明的地方 1. 保羅的自白 2.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描述 3. 保羅與哥林多教會 結論 二 透過軟弱的能力 1. 在福音本身看到上帝藉著人的軟弱彰顯祂的能力(一18~25) 2. 在哥林多信徒的軟弱上顯出上帝的能力(一26~31) 3. 透過傳道人的軟弱流露出神的能力(二1~5) 結論 三 聖靈與聖經 第一階段:聖靈是參透的靈(二10b~11;新譯本) 第二階段:聖靈是啟示的靈(二10a、12) 第三階段:聖靈是指教的靈(二13) 第四階段:聖靈是光照的靈(二13b~16) 結論 四 教會與三一真神 1. 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三5~9b) 2. 你們是神所建造的房屋(三9b~16) 3. 你們是神的殿(三16~17) 結論 五 事奉的模式 1. 牧師是基督的僕人(或「執事」;四1a) 2. 牧師是神奧祕事的管家(四1b~2) 3. 牧師是世上的渣滓(四8~13) 4. 牧師是教會大家庭的父親(四14~21) 結論:是受基督,還是受文化的影響? 參考書目 研讀指引

「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7)
有些基督徒領袖可能懷疑這節經文對他們的例行事工是否合適,認為要傳講權能事奉,才能讓人信服。但如何才稱得上有影響力的領導?
被葛理翰牧師尊為「當代全球備受敬重的福音派牧師」的斯托得,多年來旅行佈道的經驗發現:現今教會領導人的風格受世俗文化的影響,甚於受基督的影響。他藉著深入帶領研讀哥林多前書一至四章的信息,說明何謂「透過人的軟弱,彰顯神的大能」,並解釋聖靈在神的啟示中如何扮演祂的角色、檢視保羅最具影響力的事奉模式,為我們刻劃出堅定立基於聖經的牧師形像——滿有基督的溫柔與謙卑。
本書特色
- 1.闡釋基督徒領導的真義。
- 2.抗衡世俗的領導文化。
- 3.深入解釋哥林多前書一至四章。
- 4.是作者終身研經和事奉的菁華。
- 5.附研讀指引,可供小組或個人研經之用。
【作者簡介】
斯托得(John Stott,1921~2011)
二十世紀福音派重要領袖,於2005年獲《時代雜誌》選為「世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一生主要時間於英國萬靈堂擔任牧職,也以此為起點,開展他在全球的服事。他在萬靈堂的牧養工作,影響了二次大戰後英國福音派教會的復興運動。此外,亦擔任1974《洛桑信約》(Lausanne Covenant)起草委員會主席,該信約為福音派奠下了傳福音和社會關懷並行的基調,對全球福音派發展影響深遠。
斯托得著有《當代基督十架》、《認識福音派信仰》、《福音的大能》、《上帝的新群體》、《耶穌的邀請》、《沒有上帝,就沒有未來》、《論領導:聖經中的教會、福音與事奉的模式》等書,他也是「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中《約翰福音》、《約翰書信》,以及「聖經信息系列」中《使徒行傳》、《羅馬書》、《加拉太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等註釋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