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2019年度好書
從十架稜鏡中,看見關於家庭的真相
家,可能是世上充滿最多矛盾的地方,就像一場暴風雨,可以帶來雨水滋養生命,卻也能同時讓人感到快要滅頂,無力自救。家庭,可以使人感到愛與歸屬,也能使人嚐到羞辱與折磨;可以是一份祝福,也可能是終其一生想逃開的咒詛。不論你的家庭處境如何,都有可能經歷如暴風雨般無法掌控的強烈震盪,在其中顫抖飄搖。要想安然度過,我們需要認識關於家庭的真相,關於神對家庭真實的心意。
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2019年度好書的《暴風雨中的家庭》,帶我們以全新的眼光來看待家庭,拆解被當代基督教會過度高舉和理想化的「家庭價值」,回歸聖經觀點,重新省視家庭的各個面向,從婚姻到教養,從創傷到老年,試圖還給家庭一個適當的位子,不再使它承載根本擔不起的重擔。原來,家庭和我們想得這麼不一樣;原來,恢復家庭之道,不在於如何建造理想中的美好家庭,而在於將自己對家庭的執念釘在十字架上!這本書使我們透過十字架,看清家庭複雜的本質,明白家庭為何如此重要,同時家庭又為何如此困難,洞悉背後的屬靈意義,幫助我們自由地成為家人。
「《暴風雨中的家庭》這本書剖析了今天不少社會和教會中的現象,並提出許多實際建議,可以作為爭戰中的嚮導並暴風雨中的導航,幫助我們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
——黃國維《家庭神學》作者
「黑暗的權勢巴不得我們把自我奉為偶像,並且從自我延伸到家庭。這偶像通常就是我們為自己、為家庭營造的形象。我們叫囂著捍衛自己的安全感,爭取人生要按自己的期望發展,認定那是我們應得的,不論是家庭或其他方面。但若我們謙卑領受家庭為一份禮物,而不是定義我們人生成敗的單一指標,就可以掙脫期望的枷鎖,如實地去愛每一個家人。他們不再是我們理想的延伸,我們不需要勉強家人符合一個只存在於我們想像之中的形象,也不至於因為他們辜負了我們奉為偶像的理想而憎恨他們。」
——摘自本書第四章〈家庭不是第一〉
作者簡介
羅素.摩爾(Russell Moore),美國福音派具代表性的神學家、倫理學家和牧者,現任《今日基督教雜誌》公共神學專題主任,曾任美南浸信會公共政策部門「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華爾街日報》形容他「充滿活力、為人爽快、口才辯給、火力十足」。被美國《政治雜誌》票選為2017年度五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福音派聯盟亦稱他為「當代福音派最精明睿智的倫理學者」。其著作包括《領養新生:基督徒家庭與教會應優先考慮領養》(Adopted for Life: The Priority of Adoption for Christian Families and Churches),以及暢銷書《向前邁進:與文化交流而不失去福音》(Onward: Engaging the Culture Without Losing the Gospel)。
摩爾年輕時,是漫畫書和當代基督教音樂的死忠愛好者,有次偶然在《今日基督教雜誌》讀到楊腓力的專欄,大為驚嘆,懾服於楊腓力開闊的視角和其訴說福音的方式,自此開啟了他閱讀和關注公共社會議題的進路。摩爾向福音派發出了為弱勢群體伸張正義的呼聲,包括照顧孤兒、寡婦、老人、異鄉人、身心障礙者等。他呼籲福音派,特別是美南浸信會,將種族和解作為見證。摩爾和妻子瑪莉亞家中共有五個兒子。
作者簡介 版權頁 獻詞 推薦序一:家庭這個屬靈戰場 推薦序二:家裡少了你,行嗎? 第1章 暴風雨中的家庭 第2章 家庭危機的十字架 第3章 家庭這場屬靈爭戰 第4章 家庭不是第一 第5章 教會大家庭 第6章 十字架上的男女 第7章 婚姻與基督的奧祕 第8章 奪回性愛 第9章 通往離婚與遠離離婚之路 第10章 孩子是祝福,不是負擔 第11章 有最終目標的教養 第12章 家庭張力與創傷 第13章 老年與家庭 第14章 自由地成為家人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