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引言:释经学还有救吗? 第一部分 关于释经学的福音派绪论 第1章 释经学的必要性 小题大作? 何为释经学? 释经学的必要性 交流及其原则 上帝的交流 释经学的维度 第2章 阅读和理解中的前设 前设的历史演变 神学研究中的不同前设立场 前设不可避免 福音派的基本前设 唯独恩典 唯独基督 唯独圣经 唯独信心 四个“唯独”与三一论 福音派教义的功能 本体论 认识论 基督论与释经学 第3章 以福音为中心的释经学 福音的前设 福音与理性的救赎 基督是中保意味着福音是圣经的释经标准 复活和释经学 基督中心论并不是唯基督主义 第4章 朝向解释的圣经神学 圣经神学的方法 创造与堕落 妥拉(摩西五经) 智慧 先知书 福音 使徒行传 新约书信 启示录 结论 第二部分 福音派释经学面临的挑战 第5章 福音在初代教会中的缺失 释经学背景 后使徒时代 寓意法与亚历山大学派 预表与安提阿学派 评估 第6章 福音在中世纪教会中的缺失 中世纪释经学先驱 中世纪后期 经院神学家 评估 第7章 福音在罗马天主教中的缺失 神学追溯 托马斯·阿奎那和与天特会议后的天主教 现代天主教 评估 第8章 福音在自由主义中的缺失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新教自由主义神学 理解施莱尔马赫的释经学 评论 第9章 福音在哲学释经学中的缺失 关于折衷主义者 释经学的退化 后现代主义:完全的缺失? 评估 第10章 福音在历史批评中的缺失 方法问题 历史批评法的发展 恩斯特·特洛伊奇 历史的问题 对福音历史性的挑战 新释经学与历史批评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 评论 第11章 福音在文学批评中的缺失 文学批评的位置 现代文学释经学 以作者为中心的进路 以文本为中心的进路:新批评派与结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与以读者为中心的进路 评论 第12章 福音在福音派中的缺失 释经完美主义 寂静主义:福音派幻影论 字面主义:福音派犹太复国主义 律法主义:福音派犹太主义 决定论:福音派布尔特曼主义 主观主义:福音派的施莱尔马赫主义 耶稣在我心主义(Jesus-in-my-heart-ism):福音派天主教 福音派多元主义 福音派实用主义 评估 第三部分 重建福音派释经学 第13章 启蒙运动前后的福音派解释 福音派信仰的前启蒙运动背景 后启蒙运动的福音派学术研究 当代对宗教改革原则的重新评估 第14章 福音与文学维度 圣经文学 文学的圣经及神学背景 文学的教义及神学背景 解经的性质 语言学 言语行为理论 双执行者话语 一些结论 第15章 福音与历史维度 基督教神学的历史哲学 福音与上帝的历史视角 福音与信徒的历史视角 历史与圣经释经学 第16章 福音与神学层面(I):两约与预表法 旧约与新约的关系 解释历史上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近代圣经神学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两约之间的主题对立 预表法辩论:预表法的基础和性质 耶稣与现实 圣经启示中的现实维度 第17章 福音与神学维度(II):圣经神学与系统神学 福音派圣经神学的基础 圣经神学的释经学作用 系统神学的释经学作用 圣经神学与系统神学的关系 第18章 福音与处境化 文化与理解 在现代出现的处境化 处境化中的问题 是否存在处境化的圣经神学? 翻译中的处境化 第19章 基督释经学 总结 基督位格的释经学 基督工作的释经学 基督得荣耀的释经学 基督之灵的释经学 基督徒和他们的圣经:释经学实践 后记 参考文献

以福音为中心的释经学:福音派释经基础与原则
本书是高伟勋荣休后在摩尔神学院继续教授释经学的课程读本,后又经过近十年时间的修订和完善,也可以说是他晚年关于福音派释经学原则的思想结晶。如同作者所言,现今释经学的书籍与文章虽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自启蒙运动尤其是施莱尔马赫等神学家之后,这些理论研究早已偏离其道,每况愈下,福音已从当代释经学中消失了。
有鉴于此,本书旨在实现三个主要目标。第一部分考量了福音信仰的根基与前设,尤其是其在解释圣经文本当中的应用;第二部分选择性地回顾后使徒时代到现今释经学的重要进展,并在各个时代的释经学思想中找出与福音相异的关键影响;第三部分则评估并重新构建真正关于福音的、以福音为中心的释经学的方式与方法。
除此之外,作者还尝试着说明圣经神学为何是所有圣经研究的基本工具,及其作为一个复杂整体如何使我们理解整本圣经与耶稣及其工作之间的关联。最后,作者本于圣经教导得出明确结论,真正忠于上帝话语的释经学必须要以福音、以基督和他的工作作为释经的根本原则,通过不断的释经螺旋以寻求上帝话语的真正含义。在本书引论中,作者甚至断言,如果基督真是我们的主和救主,那么他也是我们释经学的主和救主。
本书虽是学术著作,却充满了教牧关怀,是近年少见的神学佳作。适合所有对上帝话语忠心之人,尤其是那些不人云亦云,竭力寻求经文真意的释经者,不可不读!
【推荐辞】
本年度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传道》(Preaching),2007年11/12月
高伟勋是众所周知的圣经文本解读大师。特别是他的研究丰富了许多研读圣经之人的思想,为无数牧师的布道提供了信息。高伟勋现在引导我们研究如何阅读圣经,这是极其美妙的事。他的读者将对圣经以福音为中心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特伦佩尔·朗曼(Tremper Longman)、罗伯特·冈德里(Robert H. Gundry)
韦斯特蒙特学院(Westmont College)圣经研究教授
这本书显然是福音派人士写给福音派人士的。高伟勋确实为释经学提出了一些有益而平衡的建议,尤其是他谈到了需要在圣经神学的整体背景下进行释经学研究时。
——威尔伯恩·斯坦奇(Wilburn T. Stanch)
《天主教书评》(Catholic Book Reviews),2008年1月
【作者介绍】
高伟勋(Graeme Goldsworthy)
生于1934年,澳大利亚福音派圣公会神学家。任教于澳洲悉尼的摩尔神学院(Moore Theological College, Sydney, Australia),教授旧约圣经、圣经神学和释经学。目前已经退休,但仍会部分时间在该校授课。高伟勋的著作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目前已翻译的其他中文著作有《认识圣经神学》(校园,2004)、《天国与福音》(基道,1990)、《圣经神学与解经讲道》(麦种,2014)、《以基督为中心的圣经神学:释经学的基础和原则》(经典传承,2022)、《以福音为中心的释经学:福音派释经基础与原则》(经典传承,202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