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活潑的道與人的詮釋 推薦序二:語域分析——深化新約詮釋之鑰 前言:為何需要這樣一本書? 第1章:聖經詮釋與現代語言學運用 1.引言 2.早期教會至近代 3.現代研究學說 4.華人教會的發展 5.語言學與聖經研究未來的可能 6.小結 第2章:語言學分析簡介 1.引言 2.理性主義時期 3.歷史比較語言學 4.現代語言學 5.小結 第3章:新約希臘文的發展 1.引言 2.新約希臘文簡史 3.新約希臘文簡介 4.小結 5.約翰.布朗的故事 第4章:系統功能語言學與篇章分析 1.引言 2.篇章分析內容與學派 3.系統功能語言學與社會性分析 4.篇章分析的目標:標記和顯著 第5章:語域之語場分析 1.引言 2.語場分析 3.小結 第6章:語域之語旨分析 1.引言 2.語旨分析 3.小結 第7章:語域之語式分析 1.引言 2.場景與管道 3.銜接性 4.小結 第8章:結論 1.綜合評估 2.聖經研究與語域分析步驟 3.未來的展望 後記 附錄:語域與字序 參考書目

新約語言學釋經法
為你我的聖經詮釋,開啟一扇語言的大門
在詮釋聖經時,「語言」是最基本的角度之一。事實上,語言不單是文字或話語,它是基於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而誕生,能反映文化和歷史內涵,更能透過不同的運用方式,在閱讀、聆聽中引發多元的理解。
聖經文本中的語言,始終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因此,語言的分析,將能整合聖經研究的「作者、文本、讀者」三種角度——這正是劉加恩在《新約語言學釋經法》當中提出的觀點。以語言學架構來分析新約希臘文,將能得知文本如何與讀者互動;在聖經詮釋中重視「處境」、「上下文」,也可能描繪出文本背後的社會、文化與歷史圖像。
本書進一步提供了探索新約希臘文的優良工具——「系統功能語言學」。身兼學者、牧者身分的劉加恩,為我們歸納了新約希臘文的各樣功能,從語義、文法,乃至子句結構、段落的分析,都提供了清晰的架構,幫助讀者在文法規則、字詞變化的廣袤叢林中不致迷失,而能見樹又見林,在精密的語言設計中,見證新約文本所啟示的信仰面貌。這套方法的特色,更在於它能啟發我們領會「處境對文本意義的重要性」,使聖經信息更加立體、連貫,跳脫個別字詞的基本涵義,從更大範圍的文本和背景,體悟神話語的浩瀚。
本書將幫助我們:
•從歷史概述,綜覽釋經觀點在歷代教會中的發展
•系統化地認識新約希臘文的文法規則、字詞變化
•認識篇章分析,並掌握「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
•從「語域」方法實際分析、發掘新約的核心信息
這樣一套釋經方法,將能帶領我們更準確地理解新約希臘文、深化我們對經文的理解,並在字裡行間,見證那位從A到Ω,永在而不變的神。
【作者介紹】
劉加恩
出生於台中,自幼在教會成長。學生時期領受呼召,先後於中華福音神學院取得道學碩士與神學碩士學位,繼而赴加拿大麥克馬斯特神學院(McMaster Divinity College)深造,獲哲學博士(Ph.D.)及新約文學碩士(M.A.),師承新約學者波特( Stanley E. Porter)。
博士論文聚焦彼得傳統,專研語言學、早期基督教起源以及大公書信等主題。研究成果散見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及神學期刊。著有《新約彼得文本的語域研究》(Register Variation in the New Testament Petrine Texts,暫譯)與《獨特與合一:大公書信神學》(橄欖)。
現與妻子黃心頌一同在台北內湖信友堂服事,盼望與眾聖徒一同探究神話語的奇妙,並承接傳揚福音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