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編 神學人 神學人叢書序 版權信息 獻辭 扉頁 目錄 序言 歡喜啟程:在信仰的深層做反省──訪林鴻信牧師 一次奉獻,永遠奉獻 第一部 神聖會遇——從聖經視窗到神學之旅 導論 一、成為神學旅人 二、我們需要改變 三、何時準備好了? 四、只有孩童起立鼓掌 五、好戲開演 第一章 光照黑暗 一、經文視窗 二、祢照耀我! 三、從黑暗到光明:三位神學家的啟發 四、如光照耀:神聖會遇 五、光照覺醒 第二章 神聖隱藏 一、上主的背影 二、隱藏於歷史 三、神聖可畏∕著迷魅力 四、神聖自隱與自顯 五、從神聖隱藏看受教的心 六、光明與黑暗交織 第三章 悲喜交織 一、悲喜交織 二、悲歡離合 三、從抓取到放手 四、驚喜或驚嚇 五、親歷悲慟 六、請您再一次讓我患痲瘋病! 七、青澀轉向成熟 第四章 過去未來 一、摩西的回顧與盼望 二、上帝與時間 三、過去、現在、未來 四、從這代到那代 五、活在歷史中 六、在時間裡被呼召,在永恆裡存在 第五章 神學之旅 一、莫特曼指導之旅 二、學術起步:圖賓根論文 三、提瑟頓指導之旅 四、學術再出發:諾丁漢論文 五、仍在路上 第六章 民胞物與、休戚與共 一、民胞物與 二、僕人、兒女、朋友 三、相互輝映 四、尾聲:回家呼喚 第二部 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詩122.1) 第一章 牧師教授:一位牧者神學人的學思之旅 一、浸信會聖光堂的培育 二、在校園福音團契扎福音神學之根 三、蒙召的掙扎 四、浸信會神學院的僕人裝備 五、敬拜讚美與權能事奉 六、遠赴美國取經深造 七、教牧雙師生涯 八、基督在病房 九、上帝煉淨祂的僕人 十、英國牛津進修轉向「關係」 十一、末了的祈禱 第二章 千里迢遙:且思且行的朝聖路——我的神學朝聖之旅 一、求索與重生:我為什麼走上神學朝聖之旅? 二、留德十年:我的神學朝聖之旅 三、「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神學是一條充滿冒險的朝聖路 第三章 人是天天成為人:神學是吾人為人之道——─個人格論者的神學歷程 一、「人格」的道統 二、「人格」在立志 三、「人格」在興發 四、「人格」卻墜落 五、「人格」的危機 六、「人格」需救贖 七、「人格」為思主體 八、「人格」在生成 九、人格論的危機 十、神學人類學的批判 十一、巴特之後的人格神學 十二、多元處境下的接待神學 十三、接納他者的人格 第四章 永不停步的朝聖:神學旅人 一、萌芽與啟程 二、親炙神學大師 三、衝擊與轉變 四、巴特和潘霍華的影響 五、思路重新洗牌 六、結論 第五章 與神學大師共舞:與莫特曼一起研究巴特 一、渡河 二、傳承 三、父與子
神學旅人:神學人的朝聖之旅(繁體版)
神學旅人的每一步,都是又精采又驚喜!
在信仰的深層裡作反思,在大光照耀中與神相遇。
執教杏壇三十載,筆耕不輟到今日,用這樣一句話形容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林鴻信教授,再貼切不過。從一九九○年教書至今,跨越三十個寒暑。二○二○年十月舉辦的馬偕講座:「神聖會遇:從聖經視窗到神學之旅」,便是為了記念林鴻信老師在神學教育的投入,透過這次講座,林老師整理身為神學旅人的種種心路歷程,並且分享他過去三十年來在神學研究與教育上的耕耘成果。
經過仔細的修潤和沉澱後,林老師將該次馬偕講座的內容,整理成《神學旅人:神學人的朝聖之旅》一書的第一部。前四章真實呈現神學旅人的學思過程和生命歷練,從聖經啟發與被聖靈帶領出發,途經經文釋義而追尋神學詮釋,於處境中的尋索思考形成神學視野,而後再藉由經文回應處境挑戰。第五章見證作者親炙兩位神學大師——莫特曼與提瑟頓的學思經歷;第六章〈民胞物與、休戚與共〉,遙望著信仰進入文化的遠景。
總的來說,作者服膺神學是信仰的投入性反思,基督教信仰的起點在於聖經——神聖上帝的自我啟示,神學研究應當經由聖經的視域打開神學視窗,參照信仰體驗探討各種神學主題。
不僅如此,本書的第二部分,林鴻信老師更親自邀請海內外諸位神學夥伴——譚國才、瞿旭彤、謝木水、周學信、洪亮諸位教授學人,不吝分享個人的生命見證、神學探索與朝聖歷程,留下生命力豐富的神學之旅軌跡。不論是平信徒或神學生,相信都能從中得到許多智慧和洞見,更堅實地踏上神學這條精采而豐富的朝聖旅程。
作者簡介
編者 林鴻信
壯遊神學世界多年,不折不扣是一位資深的「神學旅人」。年輕時心儀許多前輩典範,在他的學思歷程與生命旅程中,留下許多寶貴啟發的印記。旅途中曾親炙過兩位神學大師,在斗南牧養群羊,投身杏壇三十載,隨著年歲日長,愈來愈能夠體會到的是,發出這些思想的「人」更加難能可貴,充滿喜怒哀樂的生命本身更加寶貴,思想不過是真實人生的反映。
自臺大哲學系畢業,取得德國圖賓根大學神學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教授與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長年於神學園地筆耕不輟,著有《認識基督宗教》、《聖神論》、《納尼亞神學》、《認識上帝與認識人的九個探險》、《教會生態學》、《系統神學》、《忘我神學》、《莫特曼神學》,以上皆由校園出版。除此,另有譯作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近年來更積極參與基督教研究智庫的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