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序 主僕與人師、學問和志業 周序 跨越乏味的歷史長廊 林序 我們需要的神學 自序 尋求真理的起始點 第一章 初代教會信仰規範的制定 前言 制定信仰規範的起因 三個信仰規範 哪一個標準最可靠? 三個權威系統 經外作品魚目混珠 問題思考 第二章 第一個信仰規範——聖經正典 正典與大公會議 正典與信仰團體 正典的鑑別標準 問題思考 第三章 第二個信仰規範——主教制度 主教權柄集中羅馬教會的原因 問題思考 第四章 第三個信仰規範——傳統:解經與信經 傳統的內涵 教父的解經 信經與聖經 問題思考 使徒信經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 迦克墩信經 基督教發展教義時期的地理環境 第五章 初代教會的第一個基要教義爭辯:三一論的爭辯 「三位一體」是根據整本聖經歸納整理出來的基要真理 三位一體的教義防止我們進入偏激 解釋三位一體的步驟 聖經中「三位一體」教義的動態性 錯誤的「三位一體」觀 亞流被定罪 問題思考 第六章 初代教會的第二個基要教義爭辯:基督論的爭辯 基督論乃基督教最核心的信仰 基督論的定義——基督是一個位格,具有兩個本性 基督的神性 基督的人性 基督的神性與人性結合的奧祕 耶穌必須面對七情六慾的試探、干擾 耶穌的人性對我們信仰的意義 為什麼「道成肉身」是神拯救世人的方式? 否認耶穌人性的錯誤 問題思考 第七章 初代教會的第三個基要教義爭辯:救恩論的爭辯 罪的定義 「罪」是神學性的問題 因信稱義的內涵 救恩論的四壘 預定論 錯誤的救恩論 爭辯的開始(伯拉糾vs.奧古斯丁) 以弗所會議 半伯拉糾思想 奧蘭治會議 問題思考 第八章 奧古斯丁 生平簡介 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 奧古斯丁的著作 問題思考 第九章 中世紀的修道主義 修道主義興起的原因: 修道主義的發展路線 神學家對修道主義的看法 修道主義優缺點 問題思考 第十章 中世紀的經院哲學 中世紀的教育與宗教生活 經院哲學的三段論證 經院哲學的實與名、共相與殊相之爭 安瑟倫(Anselm,約1033~1109) 亞伯拉德(Peter Abelard,1079~1142) 俄坎(William of Ockham,約1285~1349年) 多馬阿奎那(Thomas Aquinas,約1225~1274) 經院哲學大師對神治理工作的不同看法 哲學與神學相互為用 問題思考 第十一章 中世紀的神祕主義 神祕主義的定義 神祕主義的起源 泛神論的謬誤 中國信徒所景仰的神祕主義大師 神祕主義的特徵 中世紀興起神祕主義的原因 神祕主義的派別 馬丁路德對神祕主義的評價 神祕主義與馬丁路德十字架神學的比較 神祕主義的優點 神祕主義的缺點 「惟獨恩典」是糾正錯誤的不二法門 問題思考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的前夕 政治層面——教廷權力縮小 經濟與社會層面─中產階級的出現及印刷術的發明 宗教層面——教權低落,改革失敗 文化層面——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與人文主義的共同特色 世界學問與福音神學的基本差異 問題思考 第十三章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路德生平簡介 痛苦的信仰之旅 信仰掙扎的癥結 路德的救恩論 中世紀天主教的贖罪觀 路德的九十五條款——宗教改革的導火線 與天主教分裂 改變教會生態的三篇改教作品 改教運動的內憂 路德的聖餐論 十架神學 問題思考 第十四章 日內瓦的改教家加爾文 生平簡介 加爾文的神學巨著《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啟示論 基督論 救恩論 教會觀 加爾文的政治觀 加爾文的貢獻與影響 問題思考 第十五章 十七世紀的宗派主義 何謂宗派? 宗派的由來 預定論的爭執 預定論引起的恐慌 預定論的挑戰 宗派是健康、正常的現象 宗教戰爭 宗派主義的極端發展 更正教的「經院哲學」 問題思考 第十六章 敬虔主義與十八世紀信仰大復興 歷史中的平衡機制 英國的敬虔主義 德國的敬虔主義 敬虔主義的優、缺點 莫拉維弟兄會的起源 循道主義 問題思考 第十七章 十九、二十世紀的自由派神學 強調今世、團體性救贖的社會福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14) 浪漫主義(Romanticism) 士萊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 舊自由派神學的歷史批判學 新自由派的神學 存在主義——新自由派的出路 齊克果(Sφren Kieerkegaard,1813~1855) 巴特(Karl Barth,1886~1968) 巴特與卜仁納對於自然啟示的爭辯 問題思考 第十八章 近代羅馬天主教 天主教是「異端」? 唯名論的救恩論 天特會議 耶穌會的成立 第一次梵諦岡大公會議(1869~70年) 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1962~65年) 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的歧見 二十世紀末雙方嘗試和解 問題思考 第十九章 希臘正教 東、西方教會的基本差異 俄羅斯取代拜占庭成為東正教的故鄉 杜斯妥也夫斯基絕境逢生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一書中的墮落與救贖 問題思考 第二十章 近代普世合一運動 愛丁堡世界宣教大會 WCC的神學立場 第二、三條合一運動路線 靈恩運動的合一與分裂 問題思考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各項會議 結論 教會歷史年代簡表 教會歷史參考書目 教會歷史名詞簡表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https://d1.wedevotebible.org/images/2025/01/13/0cdd3221e3c249d870be11a4aea06bfd.jpeg)
3.50 折
本書不是歷史故事,而是偏向教義發展的歷史神學。雖非精彩傳記、演義,卻也希望排除華人教會對歷史的畏懼,甚至挑起對教會信仰傳承的重視與興趣。因此,簡潔、清楚是本書最大的特色,雖然它未能涵蓋教會歷史每件重大事件或精彩人物,但是舉凡關乎信仰傳承的必要資料,本書應該都能提供。
【作者簡介】
蔡麗貞
中華福音神學院專任教授
英國亞伯丁大學神學博士
著有《主流與非主流》(雅歌)、《十字架討厭的地方》(華神)、《基督徒的搬家哲學》(校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