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凝视死亡──颂赞生命 推荐序二 对死亡问题的回答 推荐序三 死亡唤起了…… 推荐序四 深具教牧关怀的死亡神学 致谢 第一部 导论 第一章 想「死」 第二章 死亡的定义与死亡现象的论述 第二部 死亡历史与四个死亡 第三章 死亡的起源:亚当之死与众人之死 第四章 死亡的历史时刻与最关键的死人:基督之死 第五章 死亡(历史)中的悖论:在基督里的永生 第六章 死亡的未来:死亡之死与死亡历史的终结 第三部 死人神学与死亡伦理学 第七章 死人神学:阴间、地狱、炼狱与居间之境 第八章 自杀:当生的恐惧胜过死的可怕 第九章 死刑:伪正义的救赎论 第十章 当死亡伦理遇见信仰:亚伯拉罕弑子献祭的伦理学问题 第四部 死亡圣礼与死亡教育 第十一章 死亡圣礼:追思礼拜的意义与范例 第十二章 基督教死亡教育:面对死亡的智慧与力量 第十三章 未得善终的基督徒:世界不配拥有的人 第十四章 婴儿之死:论婴孩死后的终局 第十五章 论「死亡密使」:疾病中的信仰力量与盼望 第十六章 苦难神学:指引苦难心灵至可安歇的水边 结语 想死的人与更美的家乡 附录 简论哲学与其他宗教的死亡观 参考书目
3.50 折
未知死,焉知生?唯有认识死亡的样貌,才能认识生命的奥秘。
死亡在华人的圈子里是不受欢迎的。华人文化忌讳谈死,对死亡缺乏全面的理解,以致害怕谈论死亡。甚至在教会中,「信心」、「得胜」、「复兴」、「医治」、「幸福」、「平安」等主题,都比「死亡」还受欢迎。然而,避谈死亡不仅反映了人们不知如何而活,活着时也只追求生命最终能够「寿终正寝」或是「安详而逝」,缺乏对生命应有样貌的理解。
本书作者魏连岳博士认为,若我们不认识死亡,就无法认识生命。他毫不避讳地带领读者探究死亡的各样主题,以独到的解经视角探询死亡的历史:从旧约中回溯死亡的起源、亚当夏娃犯罪后的效应,死亡因而掌控了全人类,然而新约中基督透过死亡,终结死亡,带来救赎,赐下永生。透过基督教死亡神学中「死亡历史」所呈现的死亡真理,死亡在终末时会被彻底终结,借此给予面对此有生命的每一位,拥有面对死亡的盼望。
面对极其复杂、包罗万象的死亡议题,作者另从伦理学来探讨自杀、死刑、亚伯拉罕献以撒等等生与死的错综辩证,呼吁唯有教会看重死亡教育,透过死亡圣礼来彰显死亡的真理,才是真正参与福音,传递福音。这本书提供了基督信仰对死亡应有的愿景,凡乐意思索死亡的读者,都能认识死亡真理,以致不再惧怕死亡,并在面对死亡时,活出生命、颂赞生命,成为永生国度的见证人。
【作者简介】
魏连岳
英国爱丁堡大学神学院哲学博士(Ph.D.)。台湾神学院专任老师(教会历史/教父学)、神学系系主任。新加坡新亚学院神学系客座教授。曾受邀到英国剑桥大学、德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研讨会中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被收录于欧洲教父学丛书 Studia Patristica。另有一篇著作出版于历史悠久的早期基督教研究期刊 Vigiliae Christian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