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主编序言 旧约编辑序言 新约编辑序言 作者序 简写表 绪论 壹 作者保罗 贰 哥林多信徒的社会文化背景 叁 哥林多后书的历史背景 一 历史事件的时间次序 二 书信的复合性 三 保罗与哥林多教会的「外来人士」 肆 思路、主题与神学 伍 大纲 注释 壹 开卷语 (一1∼11) 一 问安(一1∼2) 1 写信人(一1上) 2 收信人(一1下) 3 问安语(一2) 二 颂赞(一3∼11) 1 内容(一3∼7) 2 例证(一8∼11) 贰 阐释:福音使者的行动与事工的性质(一12∼七16) 一 计划与赦免(一12∼二11) 1 保罗行事的原则(一12∼14) 2 行程的改变与福音的可靠性(一15∼22) 3 行程改变与爱心(一23∼二4) 4 为爱而赦免(二5∼11) 二 光荣的事工(二12∼四6) 1 保罗的挫折(二12∼13) 2 基督里的属灵事工(二14∼三3) 3 新约中的光荣事工(三4∼11) 4 圣灵里的光荣果效(三12∼18) 5 荣光下的福音工作(四1∼6) 三 生命的荣光(四7∼五10) 1 苦难与生命的彰显(四7∼15) 2 苦难与生命的盼望(四16∼五10) 四 和好的事工(五11∼六10) 1 与人和好的基础(五11∼六2) 2 与人和好的工作(六3∼10) 五 成圣与喜乐(六11∼七16) 1 请求(六11∼13) 2 成圣(六14∼七1) 3 请求(七2∼4) 4 安慰(七5∼16) 叁 勉励:实际爱人的行动与顺从福音的果实(八1∼九15) 一 爱心的实现(八1∼15) 二 实际的安排(八16∼九5) 三 撒种与收割(九6∼15) 肆 忠告:使徒与属灵的权柄(十1∼十三10) 一 开场白(十1∼6) 二 警告:使徒的权柄与夸口(十7∼18) 1 权柄的使用(十7∼11) 2 权柄的根据(十12∼18) 三 属神的愤恨(十一1∼十二18) 1 真情、卑微与自夸(十一 1∼15) 2 愚妄、自夸与软弱(十一16∼十二10) 3 自夸、真爱与付出(十二11∼18) 四 警告:使徒的权柄与盼望(十二19∼十三10) 1 使徒的害怕(十二19∼21) 2 权柄的运用(十三1∼4) 3 使徒的盼望(十三5∼10) 伍 结语(十三11∼14) 一 劝导(十三11) 二 问安(十三12∼13) 三 祝福(十三14) 参考书目 史丹理基金会 识 天道圣经注释出版纪要 天道圣经注释书目
7.30 折
在保罗书信中,哥林多后书是个人风格较为浓厚的一卷,书中较少教义性的论述,却较多流露个人感情。保罗为自己传福音的动机辩护,同时驳斥攻击他、歪曲真理的人。此书信息论到福音使者职分的本质,并阐释使徒的权柄。保罗的笔调中处处表露爱心、谦卑和温柔,同时表现出坚毅和勇敢,充分显示一个基督仆人的典范。另外,书中不少篇幅不但谈到教会事奉的问题,也处理肢体相处之间的冲突,这都是现代教会的牧者和信徒值得深思的地方。
【作者简介】
陈济民(Che Bin Tan)
曾任新加坡门徒训练中心、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美国加州福乐宣教学院专任讲师,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并在香港九龙闽南堂、英国曼彻斯特华人基督徒团契、美国南湾华人基督教会、生命泉基督教会牧会;自2004年退休后,专心从事写作及讲台事奉。
学历:
*香港伯特利神学院神学学士
* 崇基学院文凭
* 美国威斯敏斯特神学院道学学士、神学硕士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哲学博士(主修新约)
其他著作:
* 《认识解经原理》(台北:校园)
* 《新约神学浅介》(香港:中神)
* 《未来之钥──启示录注释》(香港:中神)
* 《盼望的话语──启示录的十堂课》(台北:校园)
* 《整全的属灵观》(台北:雅歌)
* 《轻易坦荡事奉主》(台北:华神)
* 天道圣经注释:《哥林多后书》(香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