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啟示錄:以視覺釋經揭開啟示錄的圖像世界、文本信息與現代應用
7 折

看見啟示錄:以視覺釋經揭開啟示錄的圖像世界、文本信息與現代應用

作者 曾思瀚
译者 曾景恒,吳瑩宜
格式 流式
页数 480页
字数 223千字
语言 繁体中文
文件大小 10523K
出版日期 2025年6月
电子书售价 $14.70 $21.00 (约¥105.55)
收藏赠书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图书简介图书目录

◆華人第一本視覺釋經專書 

◇《啟示錄——狂波浪濤唱凱歌》全新增修出版 

◆啟示錄的解讀新視野 

 

啟示錄是一卷在聖經中豐富又特別的書卷,既有書信、預言又有天啟異象,可是它的難解也是可想而知的。約翰口中那些異象和畫面,常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在讀奇幻小說,揭開封嚴書卷後的七印、七號、七碗,層層疊疊,湧出一幕又一幕的審判異象,那些異象中出現的大力天使、婦人與龍、從海中上來的獸、從地中上來的獸、七頭十角的獸等,詭譎多變,讓我們看得瞠目結舌、嘆為觀止,也正是這些驚人的景象,不禁讓我們對於約翰究竟想傳達什麼信息感到好奇,但卻也因為不得其門而入,以致引出不少的錯讀和誤解。 

尤其面對時局動盪的當代社會,我們常胡亂運用啟示錄諸多異象來預測和超連結未來,期望能一解內心的惶恐不安與擔憂,無論是認為666的印記其實是在指涉哪個將來的現象,或是那七頭十角的獸分別是在指涉哪些現今的執政者等。不然就是,我們把對於啟示錄的理解,永遠停留在第二至三章約翰寫給七教會的話,裹足不前。 

然而,曾思瀚老師卻發現,這些誤解正是由於我們不理解約翰向原初聽眾傳講啟示錄的特性和意義使然。我們沒有從原初讀者的視野來看這些異象,以致在解讀異象時,其實從未碰觸過原初聽眾所站之地,也未忠於約翰寫給原初聽眾的文本,至終淪於憑空揣想。因此,老師特別透過本書點出,啟示錄是卷充滿視覺意象和修辭的文本,而且也是一卷讓讀者聽與看的書卷。在約翰的時代,聆聽和觀看才是這些信徒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面對蘊含如此豐富圖畫的異象,老師運用結合藝術、建築與文本的視覺釋經,幫助我們理解每幅異象圖畫中象徵與符號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意義,進而明白整幅啟示錄大圖畫的信息。當我們隨著老師的視覺釋經,不僅能重新發現這些異象其實並非超越原初聽眾所處環境之外的奇思妙想,而是藉由理解這些異象在視覺和建築層面對於他們的含義,真實應用信息於我們當代的生活之中。 

 

【作者介紹】 

曾思瀚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聖經研究博士,現任馬來西亞神學院(Malaysia Theological Seminary)資深訪問教授,並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加拿大安布羅斯大學(Ambrose University)的恩道神學院教授新約和講道學,致力於世界各地推廣其研究和講課事奉。老師不僅為提升信徒的聖經閱讀能力,投注大量心力在教導和寫作,甚至他不停在聖經研究上拓深自己,善用也納入自己過往的豐富所學,如今我們看到的這本《看見啟示錄》,便是他運用早年修讀建築,以及研讀許多與古典文學和考古學相關內容的精采呈現。 

 

【譯者介紹】 

曾景恒 

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碩士,文字工作者。譯作包括《被誤解的呼召:重解舊約的8個呼召故事》、《對觀福音心理敘事研究》、《耶穌的讀心術:路加福音的心理敘事神學》(新北:校園),《保羅的世界》、《壞鬼預言》及《壞鬼比喻》系列(香港:基道),《歌羅西書與腓利門書釋讀》(香港:天道)等。 

 

吳瑩宜

現為文字工作者及專題講員,美國海外神學院道學碩士。她的文章散見於基督教期刊與雜誌,其著作有《歷久常新的生命故事》(撰寫婦女部分,香港:基道)、《啟示錄的刻劃研究》(合著,香港:基道),其譯作有《耶穌的群體:使徒行傳新視野》、《新約鑑別學》(新北:校園)等。

可以输入多个朋友邮箱去赠送,邮箱请用回车隔开,双击可以修改错误邮箱。
数量 0
邮箱格式输入错,请重新输入。
总计: $0.0
赠送
您在以往订单中购买过《 》,请点击“继续支付”完成该订单,该订单将于 后关闭。
取消订单继续支付